top of page
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交叉学科材料与器件(IMD)团队
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

一、学院介绍

       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基础院”)2014年6月成立,作为学校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、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筹建的“学术特区”,采用独立PI制和长周期国际同行学术评估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,紧密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光学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生物医学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物理学等一级学科的共性基础理论和前沿交叉领域开展研究。
       基础院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前沿学术高地为目标,目前已汇聚了一支由50余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国际化研究队伍,学院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探索前沿交叉融合,先后成立量子信息研究中心、集成光子研究中心、碳中和研究中心、新材料研究中心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、生命医学交叉研究中心,组建了30余个高水平研究团队,并建成1个国家级平台,2个省部级平台,累计承担23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,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在物理、化学、材料学、光学工程等领域产出了一批代表性原创研究成果,相继发表在 Nature, Science, Nature Physics, Nature Materials, Nature Catalysis, Nature Photonic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,成为引领学校基础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源地。

二、交叉学科材料与器件(IMD)团队

       在徐红星院士和王志明教授的带领下,IMD团队先后与欧洲、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强有力的合作。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、等离子体光子学、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、柔性电子学、纳米电子学、热电材料、表面科学、理论模拟等。
       得益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海外人才计划、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计划等项目,IMD团队已每年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先进科研经费。 迄今为止,已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,并在Science、Nature、Nature Nanotechnology、Nature Photonic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Science Advances、Advanced Materials、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、Nano Letter、PAN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。

IMD团队负责人简介
王志明教授,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,国家领军人才,美国光学学会会士,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。主要研究集中在微纳结构在集成光子、量子科技、柔性电子,和再生能源等交叉前沿领域的基础应用。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负责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。

因团队发展需要,王志明教授团队长期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我们的团队。
 

三、招聘岗位及待遇

1. 顶尖帅才

任职要求
在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领域取得系统性、创造性成就,做出重大贡献,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,如国际著名大奖获得者、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国际顶尖专家


待遇保障
一事一议,享有同等高校、科研院所中有竞争力的待遇及配套支持

2. 领军将才

任职要求
在国际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,学术造诣高深,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学术成就,具有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,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的学术领军人才


待遇保障
(1)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学科及需求情况一事一议,授予教授岗位(事业编制),授予博导资格并优先保证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,优先支持招收博士后;视需求提供实验和办公用房;
(2)年薪90万元起(动态增长机制)+ 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12万+高水平成果奖励(上不封顶);
(3)安家费最高350万(全职到岗后发放,可在学校周边购置200平方米以上房产)+ 一年免费周转公寓(拎包入住)+归国旅费补贴;
(4)优先支持申报国家、省部级项目,围绕需求组建学术团队;
(5)享受税收优惠、配偶安置、养老医疗、子女择校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;
(6)提供国内一流医院专家级体检及其他相关高水平医疗服务。

3. 青年英才

任职要求

年龄在40周岁以下,具有博士学位,一般应在海外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;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回国(来华)工作未满一年。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,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

待遇保障

(1)科研经费200-600万(含国家支持,部分科研平台支持总额可达500-900万),授予教授岗位(正高级,事业编制),授予博导资格并优先保证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,优先支持招收博士后;提供办公、实验场地;

(2)基础年薪60万+ 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10万+高水平成果奖励(上不封顶);

(3)安家费220万(含国家地方支持)+ 一年免费周转公寓(拎包入住)+ 归国旅费补贴;

(4)优先支持申报各级各类人才计划或项目;

(5)享受配偶安置、养老医疗、子女择校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;

(6)提供国内一流医院专家级体检及其他相关高水平医疗服务。 

4. 后备人才

任职要求

(1)具有博士学位,在其科研学术领域崭露头角,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,具有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;

(2)理工科一般不超过35周岁。

待遇保障

(1)科研经费根据学科需求提供50-100万(理工科),授予教授(特聘)或研究员(特聘)岗位(均为正高级,事业编制),博导资格;

(2)基础年薪42万+ 学校购买五险一金约10万元/年+高水平成果奖励(上不封顶);

(3)安家费60万+归国旅费补贴。

5. 全职博士后

任职条件

年龄35周岁以下,取得博士学位,或通过博士学位答辩

待遇保障

(1)资助标准一般为22-30万元/年;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,提供30-40万元/年。如入选国家“博新计划”、国家“引进计划”不低于40万元/年(均为税前,不包括单位缴纳五险一金部分);

(2)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(免租金)或租房补贴。

简历投递邮箱: imd@uestc.edu.cn
联系人:王志明教授
bottom of page